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拘谨  

2018-06-06 06:50:30|  分类: 读《论语》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论语·八佾》中记载,孔子“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按照礼节来对待他人,行为中总有一份拘谨,气质中总有一份谦恭,眉宇间总有一份自卑。这本来是一种儒雅谦和的气质,却常常被无礼傲慢狂妄自大之辈解读为“谄媚”。
  《礼记·曲礼》中说,“礼”的本质,是“自卑而尊人”。《礼记·坊记》中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张岱《四书遇》引杨复所的话,认为“千古圣学,唯有小心而已”。
  关于孔子的气质,《论语·乡党》有这样的记录: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阖阖如也。君在,跟躇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躔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檐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蠼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复其位,踉躇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蹄蹄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孔子在乡下和老乡在一起时,恭顺谦逊讷讷少语,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在宗庙朝廷上,虽然很谨慎,说话反而轻松流畅,同下大夫侃侃而谈;同上大夫款款而谈。国君驾临,一派恭敬而心里不安的样子,行步安详的样子。接待外宾,他面色庄重,步履加快。向左边的人作揖时,拱手向左,向右边的人作揖时,拱手向右,礼服款款摆动。走进朝廷的门,小心而恭敬,好像无地自容一样。不站在门的中间,走路时脚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面色庄重,脚步加快,说话小心翼翼好像气不足似的。走上殿堂,提起衣服下摆;小心而恭敬,屏住气,好像不呼吸一般。走出来,下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和悦。回到自己的席位上,显出恭敬而内心不安的样子。出使外国行礼的时候,拿着圭玉,恭敬而小心好像力量不足,举不起来。向上举,好像作揖;向下拿,好像交给别人。面色庄严战战兢兢,脚步紧张而小心,好像踩着一条看不见的线在走。献礼时,便满脸和悦。但以私人身份会见外国君臣时,便很放松,和悦。
  通过这些记载,我看到了圣人的拘谨。有意思的是,这里面还有对比。比如在乡党们面前“似不能言者”的孔子,其实在大场合大人物面前却是个侃侃而谈的人。在外交场合战战兢兢的孔子,在私下场合会见外国国君时,却是一派轻松自如自在。原因在于,用谦卑的态度与低层人物相处,表现出来的是他的教养;在外交场合的紧张,表现出来的,是他对职事的严肃态度。
  在许多场合,孔子很自在;在另外一些场合,孔子又很拘谨。拘谨就是拘束自己,恭谨待人。汉语中有两个古老而现代的词:“礼节”者,用礼节制自己;“礼让”者,以礼谦让他人。如果有人问,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拘束,昂藏自大,哓哓善辩,怎么样?我的回答是:不怎么样。因为,这样的人,这样的态度气质,不是自信,而是不知敬畏。须知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我们必须敬畏,总有一些场合我们必须敬畏,总有一些规矩礼仪我们必须敬畏。尽管一个人可以自信,但更多的时候还要有所拘束。
  恭敬的人,一定是拘谨的;自爱的人,一定是羞涩的;高贵的人,一定是自卑的。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拘谨,是近乎圣贤的品德,正如放肆是近乎流氓的德性。

  评论这张
 
阅读(96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