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游必有方  

2018-06-06 01:37:44|  分类: 读《论语》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孔子有关孝道的论述很多,而流传最广的是《论语·里仁》中那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后人在引用这句话时,往往只引“父母在,不远游”,而省略了“游必有方”。按照通行的解释,这句话里的“方”,是指方向、去处。这句话似乎可以直译为,“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如果要出游,那一定要有去处”。意译为,“父母健在,要在家服侍父母,不可长时间离家;如果不得不出远门,也要有明确的去处,好让父母心中有数,不用担忧”。朱熹在《朱子集注》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已告云之东,则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我不知道朱熹这样的解释是否准确地表达了孔子的原意,是否符合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我所接触到的《论语》,已由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现代标点、注释和语译,这就很难避免与原意之间产生距离。我想,要弄清楚这句话的原意,首先必须弄清楚“游”和“方”在这句话中的准确释义。
  “游”,通常的解释是行走、游玩、游览、游历,也有人解释为交游、来往。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游”,还可以解释为游宦,意思就是在外做官。如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二首》“游宦久不归”。在古籍中,人们往往把“游”理解为游学。关于游学,古人有两种解释:一为“远游异地,从师求学”;二为“以所学游说诸侯、求取官职的人”。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其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春秋战国时期,有识之士凭借自己的学识游说诸侯,希望得到赏识而求得一官半职,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的社会风气,孔子自己也曾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推介自己的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交通不便,农民离不开土地。所以,要说农民离开土地到别处去游玩则绝无可能。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断定孔子“游必有方”中的“游”,准确的释义应为游学或游宦。
  “方”,与“圆”相对。《孟子·离娄上》中说,“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有人将“方”解释为方向、方位,引申为准则。如《诗·大雅·皇矣》,“万邦之方”。《毛传》中说,“方,则也”。《淮南子·主术训》中说,“智欲圆而行欲方”。这里的“方”,是指方术、道术。《庄子·天下》中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论语·雍也》中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即“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去做,这才是实践仁道的方法”。“方”,也可以指方法,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从这些释义来看,如果把“方”解释为方向、去处,未免流于简单。其实,大多数人要出远门总会有个方向或去处,不会漫无目的地游荡。而对父母来说,子女要离家出远门,即使有明确的方向、去处,甚至有很好的工作、地位、收入,仍然会把子女的冷暖挂在心上。所以,“游必有方”中的“方”并非作“方向、去处”解。当然,要准确释出“方”的含义,还得结合《论语》的主旨。《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所论述的“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孝”。《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也就是说,“孝”是“仁”的肇端。通常情况下,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赡养父母就是“孝”。然而,“孝”的内涵十分丰富,“孝”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论语·为政》中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一个人各方面都很出色,那么除了生病,没有什么事情使得父母担心,这就是孝”。这样的孝,是最高层次的孝。
  既然如此,孔子所说的父母之忧,究竟是什么呢?《论语·学而》中说,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说他长年不改变父亲所坚持的符合当时社会认同的道德准则,他就可以说做到孝了。由此,不难看出,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既不是说子女出远门,无法在家服侍父母;也不是说子女出远门,会让父母担忧他们的饮食冷暖,而是说子女离开父母外出游学、做官,父母无法观察他的志向,也无法督促他坚持道德准则。
  从“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的结构上来分析,“不远游”后面应为“分号”。这是一个多重复句。以“父母在,不远游”为主句,以“游必有方”为补述副句。“必有方”,是“游”的原则规定或前提条件。由此,可以断定,这个“方”就是“准则或原则”。所以,这句话的准确文意应该是,“如果出远门,经过游说,得到某位诸侯的赏识而谋得一个官位,必须坚持‘仁’道之方,坚持道德规范。否则,就不要去远游”。可见,子女外出游学、做官,父母担心的不是冷暖,而是担心子女“其志、其行、其道”是否会改变。因为在孔子看来,孝是仁之本。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孝;即使远离父母,仍然坚守道德准则,是孝;如果身体也健康,父母也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那就是大孝了。
  朱熹说过,大抵圣贤之言,多是略发个萌芽,更在后人推究,演而伸,触而长。所以,微言大义,见仁见智在所难免。用朱熹的定下的准则来衡量朱熹本人对“游必有方”的注释,我以为朱熹的注释稍嫌浅薄。只是涉及到父子之间最起码的沟通联系问题,似乎用不着圣人出面发表意见。
  评论这张
 
阅读(128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