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朴素与奢华  

2017-02-09 12:29:06|  分类: 西窗夜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把面包称为面包,但愿面包每天都能出现在桌子上”。这是墨西哥诗人帕斯的一句诗歌。我读到它的时候,感到了饥饿。简单的欲望,也许是由简单的物质构成的,诗人的言说多少有点理想主义。
  儿时,故园乡间是单调的,最强烈的记忆就是物质的匮乏,我们整天想的事情就是吃。我吃过河里带青苔的软泥,吃过榆树皮、茅草根,吃过全用槐花做成的“饭团子”。一人多高的老芥菜,已经木质化的主茎比我的手臂还粗,连牛都不吃,我们却要把它往自己的嘴巴里面塞。秋冬两季,胡萝卜是我们的主食,放在锅里煮,不用油,不用盐,每天都吃,让人倒胃口、泛酸水。有一次,我把半截子胡萝卜扔进草丛,母亲又找了回来,不可避免的苛责与声嘶力竭的教育,让我过早知道了“民以食为天”的确切含义。
  那时的乡间生活,安静而简单,但那是穷困,而不是朴素。我以为,朴素应该是物质丰裕之后的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有的读书人鼓噪乡间生活朴素无华,充满天籁,富有诗情画意,那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调。他们渴望和想象的,只是他们心中虚妄的田园。
  我的饥饿经历,让我对食物的欲望非常强烈,最美好的向往,就是吃一碗尖尖挂挂的白米饭。刚到部队的时候,几百号人挤在一起吃饭,新兵连的伙食不是太好,白菜、萝卜、馒头、米饭,偶尔也能吃上包子或者面条。过年了,我们笨手笨脚的,捏的饺子比馒头还大,有的里面包着面团,有的刚放进锅里就碎了。但是我们依然吃得津津有味。训练强度大的时候,有人一顿能吃十个包子。五个拳头大小的馒头,我趴在桌子上,风卷残云一般,五分钟就能送进肚子。我心里非常踏实,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再为饥饿操心,按时间进出饭堂,别人吃什么我吃什么。简单的生理需求,使我感到满足。下分到连队后,伙食好了许多,每天都有晕菜,鱼,肉,蛋,数量不是很多,营养足够。那才是帕斯“把面包称为面包,但愿面包每天都出现在桌子上”的朴素生活境界。当然,这与读书人虚拟的朴素生活有着本质区别。
  一旦衣食无忧,我内心深处的那些触角和欲望突然蓬勃起来。我想充实自己,我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我给制订了一个阅读计划,想用两年时间读完《鲁迅全集》。苦读生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那样生活就不能称为朴素了,因为有了追求,有了向往。
  空闲的时候,我常去山里玩。我们的军营原本就在山里,但是那一片大山还有纵深。越往深处走,看到的东西就越多。山里有穿山甲,有大蛇,有野猪,还有狼。它们是我的邻居,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与它们相安无事。那一刻,我和我周围的环境就是我的整个世界,我甚至认为,那就是我最理想的朴素生活。
  后来,我无奈地离开了部队,回到故园乡间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样的日子幽蓝或者昏暗,高大或者卑微。琐碎的日常生活就像一场划地为牢的战争。轻狂时,我曾暗暗发誓,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过一辈子,若是老了、病了,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静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然而,这些都将是幻想,朴素的生活就像所谓的幸福生活,它们都是生命中一瞬间的事情,与实际生活进程无关。
  父亲在世的时候,一有机会总是教导我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要敬老爱幼,要积攒钱财,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当然首先是要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那是饭碗。父亲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更是一个典型的生存主义者,时代背景、文化习俗和生存经验迫使他必须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帕斯还有一首诗,题目就是《朴素的生活》,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把属于汗水的给汗水,属于梦的给梦,属于短暂的天堂和地狱的交给天堂地狱”。我觉得,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朴素的生活,向内而又向外,充满生存的尘土和幻想的奇异,还有交织的幸福和痛苦。
  人活到一定的年岁,就会感到,所谓的朴素的生活,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是最大的奢华。


  评论这张
 
阅读(353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