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多雪的冬天  

2017-01-05 23:09:16|  分类: 往事如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十二岁那年的腊月底,去给外祖父家送年礼,然后独自一人带雪夜归。那时候,弯弯曲曲的石碇港尚未拓宽取直,我是沿着石碇港边的小路走回家的。出门的时候,雪还不怎么大,要不然,外祖父是不会让我一个人上路的。后来,雪越下越大,走到半路上,雪花已经厚密到对面不见人。在一个三岔路口,我习惯性地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走了一会儿,我发现那条路越走越生,于是掉过头往回走,又走到了三岔路口。眼前一片白茫茫,我分辨不清南北东西了,凭着直觉,我又踏上了另外一条路。可是我越走越心虚,因为那条路似乎也是陌生的,我害怕了,又一次回到岔路口,心想,我遇到“鬼打墙”了,不能乱走一气,必须设法求救。于是我放声大喊:“快来人啊,我遇到鬼打墙了!附近可有好人啊,快来把我领出去吧!”附近还真有好人,有位大叔拎了一盏马灯向我走来,老远就向我喊话:“你站在那里别动,我来领你!”经这位大叔指点,我才知道,我第一次选择的路是对的,只是因为雪太大,改变了道路周围的风貌,这才让我迷了路。
  在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我居然迷路了。这事放在今天,谁也不相信。我不是说迷路这件事,我想说的是,那时候的雪真大。如今冬天的雪,一年比一年小,风却一年比一年大。
  童年时代,每逢冬天来临,我们小孩子都会做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扫雪。那个年代的雪,十分向往人间,经常是三天一小场,十天一大场。入冬以后,下的雪的日子比不下雪的日子要多得多。雪夜无声,下雪的那些夜晚,我们都不知道,睡得特别香。只有到了早上,才吃惊地发现,大雪把门给封住了。我们得慢慢地推门,让它渐渐透出缝隙,直到能够伸出铁锹,一点点地掘开雪,门才会开足,然后满世界的白雪全都进了我们的视野。门开了,我们赶紧穿上防滑的木鞋,戴上厚手套,去院子里扫雪。先是扫出一条能够通行的小路,然后把雪铲进箩筐,运到自家的竹园里。融化的雪水会滋润竹根,有利于来春发笋。雪越大,我们越开心,扫雪的时候还可以堆雪人、扔雪球、打雪仗。雪天路滑,门前的大路上常有骑自行车的人滑倒,于是我们拍手笑乐,顽童景象,至今仍在眼前。
  稍稍懂事后,听人说雪水泡茶清冽有味,也曾于大雪之后到村后的野地里取雪,回家煮雪水泡茶。印象中,从前下一场雪,十天八天都化不掉。旧雪未融,新雪又至,新雪堆在旧雪上面,我们可以从容欣赏。雪花纷纷扬扬,铺天盖地,桥路河沟,竹树草木,全都裹上了银装。大雪给我们带来的是奇景,是欢乐。那种景、那种乐,难以忘怀。从前的诗人,逢上下雪天,会骑着一头小毛驴出门觅诗,想来,那是极有雅兴的事情。
  快要过年时下的雪又称瑞雪,“瑞雪兆丰年”,在我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曾听我父亲说过,冬天一寸雪,蝗虫入地深一尺。雪之寒,能冻死蝗虫之类的害虫。“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这是苏东坡的诗句,意思跟我父亲的那句话差不多。乡里人认为,冬天下雪,开春后患病的人也会减少。所以冬雪带给人们的常是欢喜与希望。到了春天,如果再下雪,就不好了,春雪不利于庄稼生长。
  冬雪在民俗活动中也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乡里人于冬天下雪之际,取雪贮入大坛子,藏于阴凉之处。至来年夏月,方始取出,用来腌藏食品,或者洒于几席间,则蚊蝇不生。贮藏冬雪,故园乡间称做“腌雪”。这样的民俗,年代极为久远。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将冬雪密封后存放在阴凉处,几十年也不会坏,可用来洗除瘴疠虫蝗。从前农家还用冬雪水浸泡谷物的种子,可以获得耐寒而不生虫的效果。
  冬天里,那些爱串门的人,在踏进别人家的门槛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跺脚,抖掉沾在鞋上的雪。跺脚的声音代替了敲门,只要听到跺脚声,我们就知道来客人了。
  柔软的水遇到了严寒,自然会变得坚硬起来。在下雪的日子里,故园乡间的河流雪盖封冻。我们到河边去挑水,需要带上锄头,首先得把冰层敲开。铁锄头敲冰,硬碰硬,声音可以传出去很远,最神奇的是,那声音不光响亮,还有一种冬天特有的韵味。
  我总是认为,冬天就该有冬天的样子,风霜雨雪交替而来,那才是真正的冬天。如今冬天少雪,风却多了起来,还有一种我们小时候从未听说过的坏东西,叫雾霾。我怀念儿童时代多雪的冬天。我幻想着有朝一日,这样的冬天还会回来。
  评论这张
 
阅读(1884)| 评论(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