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时刻制度  

2017-01-26 17:57:16|  分类: 西窗杂说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农历直接继承了清代《时宪历》的许多规则,月,是朔望月;年,分平年和闰年。每个月初一的确定、某年是否闰年、闰在何月等问题,必须依靠精确掌握日月运动的天文学家通过繁重的计算来解决。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编制农历的权威机构。
       农历的时刻制度有两种。一种是继承了古代十二时辰制的二十四小时制;一种是将古代的百刻制吸取西方文化后改变而成的九十六刻制。九十六刻制度从清朝初年就开始实行。由于九十六刻能被二十四除尽,得每小时四刻。因此,两套制度就可以合并,而连续计数的九十六刻制也就逐渐被人们遗忘。至于二十四小时制,则源于唐宋。唐代以前,一直实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时辰制。从唐代开始,把每个时辰分成两等分,分别称之为“时初”和“时正”。宋代以后便成为固定的制度。这种制度下的时初或时正的时间长度和西方二十四小时制中的一小时全等。所以,在清朝初年运用西洋方法改历时,这项十二时辰下分时初、时正的制度一直未变。直到民国,随着西方钟表大量输入我国,这时才把时刻计量的名称全部西方化,采用午前十二小时和午后十二小时的制度,或者全天二十四小时连续计时的制度。因为中国古代的“时”是一天的十二分之一,所以人们就把西方的“时”称为“小时”。
       远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就是一个新的日子的开始;日入,这一天就结束了。至于夜晚,那是休息的时间,不计在这一日之内。这也就是日期、日子之以日为主称的缘故。随着农耕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通过观测星象来定季节,天文学由此诞生。而星象观测绝大多数是在夜晚进行的。因此,夜晚就进入了一日的计时系统之内。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夜晚是计入上一天,还是计入下一天?现在留下的史料,绝大多数表明,古人仍以日出为一天的起点。但也有蛛丝马迹表明,古代曾经有过以日入为一天的结束,同时也就是新的一天的起点。
       随着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天文计时仪器“漏刻”的技术也有了进步。人们发现,一年四季中,日出的时刻其实是不固定的。夏天日出早,冬天日出晚;夏天日入晚,冬天日入早。这样一来,一天的时间长度就会不同,在天文学上和日常生活方面都会不便当。于是,有了“夜半”这个概念的出现。人们取日入和日出之间的中点时刻,称之为“夜半”,用以作为新一天的起点。
       根据古代历法史料的推算,大约从汉代到隋代,都以“子时”的开始作为夜半。而到隋末刘焯编《皇极历》时,始将“子半”作为夜半。但《皇极历》未曾颁行。故正式的改革,仍是从唐代开始。改革后的时刻制度一直沿用到清代的《时宪历》。所谓夜半,就是二十四小时制中的零点零分。《清史稿·时宪志四》中记载,“时名从十二支,各分初、正。起子正,尽夜子初”。说的就是以夜半为子正,作为新一天的开始。一天的结束是在子初。也就是说,子初虽为整个子时的开始,却不是一天的开始。一天的开始,是从子时的正中点开始的。这个制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评论这张
 
阅读(315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