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企业的绿色生态模式  

2016-08-09 23:32:25|  分类: 管理探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面对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开始寻找一种能使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发展之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其手段有: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总量控制、经济惩罚等。这些手段对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最终成效不大,其主要原因是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微观主体企业的发展模式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此,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经济人”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企业理论的假定前提,它是指从利己主义出发的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人或法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一切企业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以这种目标为前提建立的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仅仅考虑企业局部的、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置社会整体的、长远的、非经济利益于不顾。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人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采取的治污手段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的末端。而这种末端治理由于净化装置的高投入和它最终不能控制污染导致非常的不经济,必然会挫伤企业的环保积极性,同时又使企业陷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一方面,现代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直接关系企业自身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传统发展模式下的末端治理行为又是一种非常不经济的选择,使得企业欲罢不能。能否走出这种困境,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
  为此,理论界提出了“绿色生态模式”的概念。“绿色生态模式”以“社会生态经济人”作为构建前提。所谓“社会生态经济人”,是指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更多利益的偏好,仍然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但这必须在促进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过程中,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并不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的代际公平中实现。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于别的生产方式都存在价值,其中所谓的“废弃物”其实都是被浪费的资源,它们原本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利用的物质,只是被遗弃在不恰当的地方和环境中,以有害的方式存在。因此,一切“废弃物”都可以回收重新利用和循环再生,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不产生废弃物。这是一种在恢复生态系统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带来革新、繁荣的有意义的工作和安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使生态和经营统一为模仿并强化自然过程的可持续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在这种模式中,恢复环境的生机、活力与企业的获取利润将成为同一个过程。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主要的绿色生态模式:一是单个企业的循环利用。在这种模式中,企业通过减少原料用量、再利用、再循环的方式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二是组建生态工业园区,使多个企业组成生物链系统。这超越了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把生态系统的概念运用于多个企业的运作,使它们的“新陈代谢”之间联系起来。我国企业将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绿色生态模式,真正做到经济、社会、环保效益的三统一。
  构建企业“绿色生态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微观领域的最终落脚点,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途径。企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单位。只有实现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整个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主体看,关键在于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实施一种“无废无污”、把“不良成份、副作用”降到最低点的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中的发展模式。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想跨越绿色壁垒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完成企业“绿色转换”,构建一种绿色生态发展模式。
  首先,建设企业绿色文化,形成新的生态化经营理念。这是构建生态模式的思想基础。就企业而言,是指构建一种设计与构造明智合理、模仿自然,能够实现企业、消费者和生态环境的共生共栖的繁荣的绿色文化,形成企业的生态经营理念。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国家制定的环保政策,将企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统一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中。树立绿色经营理念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全员环境教育。
  其次,加强企业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清洁生产提供技术上的保证。这也是企业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的前提。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的历史。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企业才能不断地增强市场竞争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一方面企业技术进步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替代,技术、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投入,减轻了企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通过绿色技术的大量应用,减少了企业生产中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因此加强绿色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
  再次,建立符合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绿色企业制度。这种制度,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制定绿色经营管理制度,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二是实行绿色营销策略,这样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绿色形象在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提高产品的环境竞争力,同时对公众的消费行为存在导向和强化作用;三是尽快建立绿色核算制度,主要包括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制度;四是实行绿色价格制度,真实的反映环境成本;五是实行绿色包装制度,所谓绿色包装,是指无害的、少污染的、符合环境要求的各类包装物品,包括环境和资源再生方面的含义;六是建立绿色渠道制度,绿色渠道是指企业在供货过程中以绿色为导向,保持绿色意识的“嫁接”,实现渠道的环保性。


  评论这张
 
阅读(138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