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清明习俗  

2016-04-03 23:22:13|  分类: 西窗夜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清明,古籍解释为“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象征万物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的春天正大踏步地向人们走来。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节”,这时枯黄景象消失,万物一派生机,到处清澈明朗,所以称之为“清明”。从农作物生长情况看,以麦子为主的一些越冬作物此时极需充足的光照,以便加速分蘖,故农谚有“二月雨叽叽,稀麦不再稀”“清明要明,谷雨要雨”之说。
     每逢清明节,人们总要为先人的墓冢培土祭扫,所以这是一个有关追思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难免带有凝重和悲凄的调子。不过,讲求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古人在清明节,并非只是悲悲切切,民间还有踏青游春、荡秋千、拔河、打马球、斗鸡、放风筝等传统的文体娱乐活动。
     踏青春游的习俗由来已久,在皇室与民间均很盛行。《旧唐书》中就有“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的记载,《武林旧事》也说,“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装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踏青春游在古代又称探春、寻春,此习至今仍代代相沿。陈毅在《昆明游西山》一诗中写道,“车如潮,人如海,清明游,相追攀”,将人们清明踏青的盛况作了生动描绘。
     清明荡秋千,唐宋时期就已十分盛行。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清明前后,天宝宫中“竖秋千,令官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在民间,不少家庭也设有荡秋千的设备。杜甫因此写下了“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交映画秋千”的优美诗句。而像“万里秋千习俗同”这样的诗句,更是反映出了荡秋千已经成为民间的普遍活动。
     在清明节,还有传统的“拔河”活动。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这天举行过规模宏大的拔河比赛,参赛者多达千人以上。皇室倡导,民间此风更盛。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鼓乐齐鸣,双方呐喊助威,场面极为欢腾壮观。
     清明还有“脱絮”的习俗,甩掉沉重的棉衣,换上春装,以示朝气。其实,这时的气温虽已明显回升,但尚冷热无常,盲目脱絮易患疾病,所以在我故园乡间,民谚中有“春捂秋冻”之说。
     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相传这个节日是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而设立的。介子推于该日抱木被焚而死,于是每年的这一天全国不举火。郊游踏青放风筝,带一些早已备好的熟食糕点,既为传统习俗,又有防止火灾的现实意义。
  史书上说,清明节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有一个寒食节,刚好就在清明节的前两天。后来到了元代,寒食节已经取消,但几百年聚集下来的一些寒食习俗,老百姓还得过,于是,就逐渐将之转到了清明。也就是说,清明节由寒食节演化而来。
  唐代的寒食节习俗甚多,这跟当时的寒食节长假有着紧密关系。过去不像现在,过去人们很少离开家乡,人们只在家乡附近生活。因此,唐时人们回到家乡祭扫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扫墓之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用于找乐子,于是蹴鞠、拔河、放风筝等活动便十分盛行。
  除夕是活着的人团圆,清明有点像是人和自然、人和自己祖先的一种团聚,其实也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大家都到坟前去跟祖先团聚,除了仪式中间要严肃一下,大多数时间应该是很高兴的。比如,小孩子最喜欢下乡扫墓,看到有什么适合玩的,就玩什么东西。当然,如果是新坟,则另当别论。
     旧时,逢上清明节,乡间有戴柳的习俗,孩童们一个个头戴柳条圈,手佩柳条镯,戴柳含有生机勃勃、茁壮成长之意。人们还会把柳枝带回家,家家户户的门窗屋檐上都会有嫩绿的柳枝,到处浸润着春的气息。对于这些习俗,如今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戴柳可以明目,比如插柳可以驱邪。
     在中国,从南到北,清明节戴柳插柳之风十分普遍。首先是有了这样一种现象,接着文人在写诗作文时有意将某些特定的寓义固化于这一现象,随后被传承下来,演化成了习俗。风俗习惯大都负载着文化功能。古人将意义赋予生活中的习俗,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文化传统,清明节就是如此。
  评论这张
 
阅读(2320)|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