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说美  

2016-12-28 00:18:00|  分类: 西窗杂说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小时候,我们都相信过,骄傲的雄孔雀,面对穿戴漂亮的游客,会展示其五彩缤纷的扇形尾羽。至今,在动物园的孔雀笼前,还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期望以自己的艳丽服饰,激起孔雀的比美欲,以一饱眼福。
  展屏的孔雀的确很漂亮,但雄孔雀开屏并不是在与人比美。动物学家做过试验,将雄孔雀与人隔绝,也不与任何美物接触。到了性成熟期,它就会不时开屏。孔雀开屏只是按照遗传法则,在求偶时的生理本能反应。至于有时孔雀面对游客鲜艳的服饰和大声的喊叫而开屏,那只是在受到突然干扰时做出的防御性反应,绝非与人“比美”。
  这里就牵涉到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建立起多种关系。首先是实用关系,要求周围环境能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即衣、食、住、行等各种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其次,在实用关系的基础上又历史地形成了精神关系,包括认识关系、政治关系、宗教关系、道德伦理关系等,当然也包括审美关系。
  动物出现在人类之前,动物在客观世界面前,永远只是消极适应,无所作为,同世界万物不发生关系,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审美关系。目前科学界仍是认为,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没有真正的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从事审美活动、进入审美境界中的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因此,动物与美无缘。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伏尔泰说过,“如果你问一个雄癞蛤蟆:美是什么?它会回答说,美就是它的雌癞蛤蟆,两只大圆眼睛从小脑袋里突出来,颈项宽大而平滑,黄肚皮,褐色脊背”。这一风趣的表述,说明动物只受其物种遗传基因的支配,繁衍后代。如此而已,它们根本不懂什么美丑。
  人类与客观世界审美关系的形成,有赖于人的劳动实践。劳动创造了审美客体,劳动实践也使人逐步形成萌芽状态的审美意识。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其审美意识,是在生理快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绪愉悦,因此与动物在生物学范围内的快感有一定内在联系。但两者毕竟已有着质的区别。因为人早已从动物界站立起来,大踏步跨越出来,成为社会的主人、宇宙的精英。
  美属于人类的专利,美永远只与人发生关系。只有人,不仅能欣赏美、表达美,而且能创造美。因此,美学研究说到底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美学必须立足于社会人生,从社会人生的大背景来探讨审美活动,把握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美学的逻辑起点是人,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把握美的本质、美学的含义,阐述美学的一系列命题;美学的理论归宿是人,不仅要向人普及美学理论知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还要优化人的心灵,完善人的品格,美化人的活动空间,使我们的世界更美、人更美。总之,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这是美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原则。
  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有个格式塔心理学派,早期代表人物大都出生在德国、发展在美国。把德语“格式塔”译成汉语,便是“完形心理学”。它认为,凡审美对象,都由各元素成分构成的,但整体已远远超过了部分的总和,获得新产资质和生命。因此人们进入审美活动时,不能囿于对象静态的、分散的、个别的构成元素,而要着眼于运动着、变化着、寓有生命意蕴的整体美。审美感受的完整性,是审美欣赏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举例来说,把若干音符按一种次序和旋律配合,得到一种曲调;如按另一种次序配合,则得到另一种曲调。曲调不存在于个别的音符中,只存在于配合中,因此不能把乐曲理解为个别的音符相加的总和。再如三角形,不再是三条线,也不是三条线的总和,而是一个新生的形象。四方形由四条直线构成,但并非四条直线之和,它是具有新的审美意味的整体。四条直线还可以按不同程序构成菱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如果我们面对一盒精美的生日蛋糕,在心里将它肢解为面粉、鸡蛋、奶油、色素、水、发酵粉等等,必然大煞风景,无美可言。蛋糕之美,只存在于上述诸元素配合调制而成的整体形象之中。当我们面对一张漂亮的脸蛋,也不能切割着看她的皮肤、眼睛、嘴巴、鼻子,而是要欣赏由她的眼、鼻、嘴、肤色等巧妙地构筑成的一张生意盎然的美的脸部形象。同是微黑皮肤,在这一女性脸上可能是个缺陷,配合在另一女性脸上,却可能颇具光彩,被誉为“黑里俏”“黑牡丹”。可见,美是因人而异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他特别欣赏“闹”“弄”二字,是颇有眼力的。然而,凡事不能过分,如果从全句中抽出孤零零的这两个字,是没有任何美感的。可见,它们的美,不在于这两个字的本身,而在于它们融入诗句后构造出来的意境。


  评论这张
 
阅读(151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