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正确理解创新  

2016-12-23 11:46:45|  分类: 管理探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这几年,创新成了一个热词,到处都能见到。不仅要建设创新型省、市、县,还要建设创新型学校、企业、社区、团队等等;不仅有科技创新,还有管理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创新、销售创新、分配创新等等。创新已经成了口号、成了门面。在我看来,这是人们对创新的庸俗化理解。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了著名的“技术创新”概念,认为技术创新是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包括采用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等五个方面。当然,还有科学创新。正如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默顿所说,科学所争的就是优先权、首创权,或者更直白地说是争第一。科学总是把目光投向新的问题、新的领域,总是追求新的发现、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建设创新型企业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提高自主创新的比重和核心竞争力。
  从字面来说,创新是指首次发现或者发明。这可以是基础研究方面的,也可以是应用研究方面的;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集成的。由此,对创新的理解,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直观的事情。例如我国最近迅速发展的高速铁路技术,就是典型的集成创新成果。虽然它可能含有许多跟踪型创新或再创新技术,可能没有太多的原始创新技术,但它显然是引领潮流的技术。
  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求异。创新以求异而不是求同为取向,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无论是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还是维纳的“开垦处女地”,或者像日本人所说的“异质综合”,都内在地要求出新,要求有新的首次发现或创造。没有异,就没有新,就更谈不上创新。再如不确定性。创新之路就是风险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既可能被承认,也可能被否认;既可能得到大力推广,也可能湮灭无闻。正如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所说,创新就是思想的历险。创新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有阻力、挫折、失误、失败,而且失败的几率要比成功大得多。
  同时,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又有很大不同。科学创新更重视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是无法计划的;技术创新更强调团队协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计划和组织的。因而有些不同的要求,不能一锅煮。但是从总体上看,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都需要鼓励变革、宽容宽松、保护少数的文化和制度环境。
  创新不会一帆风顺。创新的障碍主要是指基础研究方面的原始性创新障碍。原始性创新通常是超前的,甚至是反主流的。科学史上众多的案例告诉我们,许多重大理论提出后,最初常常不受人注意,还很有可能被许多科学家所批判、排斥。奥地利修道士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用了三十年才被人们再发现。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但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理论。对原始性创新成果,不能用“影响因子”或者用“引用率”来判定,否则很可能把问题简单化。
  创新是需要条件的。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对“什么是创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创造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而不能把创新泛化,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创新、什么时候都可能创新、什么地方都可以创新。
  评论这张
 
阅读(123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