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非常规预测  

2016-12-18 11:17:16|  分类: 西窗夜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预测,现代社会尤其如此。我们几乎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预测数字当中。实际上,古人的占卜问卦、求签算命,也是一种预测,至少表达了他们预知世事的强烈愿望。可以说,没有预测就没有未来。但人类的预测,即使是科学的预测,其准确程度也极为有限。
  从“二战”结束后到本世纪初的大半个世纪中,随着人类在一系列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世界上到处都是一片极其自信的情绪。虽然在某些领域,比如地震预报方面,人们仍承认能力有限,但是在其他许多领域,已经不太有人愿意考虑如何应对重大灾难的发生了。比如,大家都觉得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应该是最后一次,今后再也不可能发生那种危机。因为宏观经济学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找到了各种应对措施,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和公式足以使我们避免那样的危机。理论家用安慰的口气告诉我们,现在统计数据这么完整,数据一旦表现出某种苗头,各国政府或相关的世界经济组织就会采取措施,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2007年年底的金融危机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苗头,或者说有苗头也不曾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即使个别眼光敏锐的专家曾经发出警告,然而,没有人愿意听那样的坏消息。这种乐观的情绪,十九世纪后期的西方人也曾有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的这种乐观情绪接二连三地受到了打击。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事件;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海啸;2007年年底,全世界爆发了金融危机;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大地震。很明显,尽管人类的科学已发展到今天这样发达的程度,但我们总会不断地碰到从没碰到过的事情和从没碰到过的灾难。
  日本人的办事认真是世界上有名的,他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可以说他们是世界上极其虔诚地对待科学技术的民族之一。在日本岩手县海边,有一道防波堤,建设这道防波堤投入了1220亿日元,花费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2009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大最深的防波堤”。但是,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发生时,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浩瀚的海水急速跃过巍峨的防波堤,看到核电站爆炸时的烟雾,顿时感到,日本人还是小看了大自然的威力。世界第一防波堤也好,核电站也好,肯定都是以过去的历史事件为标准建立的。对日本人来说,从过去的经验看,八级地震就是最大的地震了,所以核电站的防震标准似乎不必高于八级,但是事实上他们遇到了过去根本没有想到的如此强烈的大地震。
  人类预测只能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很难道凭空想象出某个依据。当日本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八级以上的地震时,如果有人说建核电站的防震标准应该为九级,我想这个人在当时肯定会受到嘲笑。十分可惜的是,历史发展总会不断地出现“史无前例”的问题,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这样。
  人类现在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常规性预测,比如修建一条高速铁路需要投入多少个亿、可以带动多少万人就业、能够产生多大的经济收益、万一出现险情会产生多大的损失等等。但是人类历史上碰到的重大灾难往往无法用常规标准来预测,它们大都是非常规发展的产物。一些重大灾难之所以未能预测,不仅仅是因为科学落后,还因为预测时人们使用的是常规方法。这就提出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人类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进行非常规的预测?


  评论这张
 
阅读(168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