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创新与博采众长  

2016-11-18 11:50:31|  分类: 管理探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十多年前,苹果公司开始生产第二代iPad的消息在媒体上频频出现,这马上就引起了人们的期待与关注。一款数码产品还在产品线上,就有人在打探内情,就有人在猜测新功能,就有人在猜度新产品上市的时间。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哪怕只是猜测,也能成为新闻。能把数码产品做到这份上,天下没有第二人,只有IT牛人史蒂夫·乔布斯。不过,这位数码产业的传奇人物已经病故。
  美国媒体曾经声称,乔布斯是在美国经济十年衰退的废墟中站起来的英雄,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创新家。也许人们未必同意这一评价,但说乔布斯是最近几十年来世界IT行业风头最健的人物,恐怕不会有任何异议。
  我们知道,所谓创新,就是指那些能够带来积极改变的新的行为方式。创新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人们经常把创新和发明混为一谈,那是不对的。创新与发明互为补充,又各不相同。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发明家,但是人人都可以是创新者。
  然而,我们还知道,创新是不能模仿的,或者说,乔布斯的创新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乔布斯本人就不相信有一套能复制创新的系统。但是如果我们把思路调整一下,不是去追随乔布斯本人,而是学习从乔布斯身上总结出来的创新理念与原则,我们至少能让自己做得更好一些,正如苹果公司的四字箴言:非同凡“想”。
  与同样是业界奇才的比尔·盖茨相比,不难看出,乔布斯的成功跟他的个性化激情相关,也跟他的创新能力相关;盖茨的成功则是一场商业比拼的传奇。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更强。两强相争,微软曾一路领先。但苹果公司在2010年一举超过了微软,成为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而微软在成功的路上,不时被业内人士指责,说他们在模仿苹果。2007年,盖茨和乔布斯颇为罕见地一起出现在世界数字化大会上,盖茨称赞“史蒂夫所做的一切非常了不起”,向乔布斯对产业和创新精神产生的影响表示敬意。有趣的是,在另一个场合,乔布斯在礼貌地祝贺盖茨“一切如意”之后,直言他觉得盖茨和他的公司视野有点狭隘。
  其实,个人电脑、MP3播放器、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都不是乔布斯发明的,但在乔布斯的创意激情之下,这些数码产品无一不被加上了与众不同的创新元素,每一次创新都使它们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每一次创新都是一场革命。以平板电脑为例,iPad的上市时间是2010年4月,但乔布斯并不是唯一有远见的人。早在2001年年底,比·盖茨就放言,平板电脑很快将成为最流行的PC品种。但是微软前副总裁布拉斯却在iPad上市后撰文说,“尽管我们有全世界几乎最大的公司实验室,尽管我们有三名而不是一名首席技术官,可我们的公司文化让那些有远见的思想家的努力一次次化为泡影”。他在文中透露,他和一个团队在2001年正在主攻平板电脑,可是负责OFFICE软件项目的副总裁并不喜欢这个概念,拒绝在OFFICE软件上有所改动,以便能够运行在平板电脑上。这实际上等于枪毙了这个项目。微软的平板电脑也随之解散。内耗使这个项目中途夭折,而它已经耗费了数亿美元的开发费用。结果是苹果公司抢跑领先,将笔记本电脑与手机中间地带的这款数码产品化为“神器”。
  乔布斯不断涌现创新灵感,往往是因为他把目光放在了计算机产业之外。他说,“苹果能创造出像iPad这样的产品,就是因为我们一直试图站在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交会处,博采众长”。


  评论这张
 
阅读(144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