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至适  

2018-07-30 03:49:52|  分类: 老与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庄子》把自由理解为生命的最高价值,解决人生自由问题既是庄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游”和“逍遥游”分别表达了《庄子》自由思想的两个彼此相关的层面:生存的自由和绝对的精神自由。学界多视《逍遥游》为《庄子》的自由论。所谓“逍遥游”即是“无待”的境界。从水击三千、扶摇九万的鲲鹏,到决起而飞、毕志榆枋的鸴鸠,从朝菌、蟪蛄到冥灵、大椿,皆为“有待”,也就是受限于外物,都没有达到逍遥之境。惟有超越偏执之自我,破除自我中心,跳脱功名利禄等世俗的价值观念,从而浑化于道,与天地精神相往还,才是《庄子》认定的“无待”的“逍遥游”。逍遥游实质上是无限的精神遨游。还有一些读书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整个《庄子》的自由论限制于精神境域之中,只是精神自由,它与现实生活是隔绝的,不具备实践品格,这种看法几成定论。
  然而,一旦回到文本,倾听《庄子》的言说,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由论具有更大的诠解空间。除“逍遥游”一语而外,《庄子》的自由观念更多用“游”来表达,钟泰甚至以为,“《庄子》一书,一‘游’字足以尽之”。《庄子》中的“游”字,含义较为驳杂,诸如巡游、游学、游处、交游等等,与自由基本上没有关系。与自由相涉的义项有“游心”和初民之“游”以及至人之“游”。“乘物以游心”“游心于德之和”“游心于无穷”“游无何有之乡”,此中之游是经过“心斋”“坐忘”的修养功夫,消解我执,是非利害齐同于道,心灵与道冥一,从而达到绝对精神自由,这一义基本上可以包括于“逍遥游”之中。相反,“游”作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却被忽略,至德之世的初民“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云将东游”“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此中之“游”象征着无拘无束、自在自得的状态。作为生命的自由嬉戏,“游”是初民以及《庄子》理想人格的生存方式,或者说是自由在人的生存层面的显现形态。
  在《庄子》中,宇宙和生命的本原是道,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人在至德之世纯任自然的生存方式冥合于道,因而人的生存是自由的。人性有着原始的和谐统一,“彼民有常性”。“常性”是指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尚未分化的本始朴材,《庄子》无意于追问性善性恶,而是直指善恶分化之前的质素底子,这种“常性”超越了善恶之分,决定了人只有自然之智而没有人为之智,也没有超乎自然本性以外的欲求。他们睡时安稳舒适,醒时宽缓自得,行动质重,精神专一,没有任何生命以外的目的,体现了一种本真的存在状态。
  由于人尚没有萌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因而人与人之间有着本原的和谐,彼此“相爱而不知以为仁”,虽无仁爱之名却有自然流露的博爱,没有善也没有恶,更没有君子小人之分。这并不是一种超道德境界,而是一种前道德境界。这种自然状态中的人类虽有某种群体组织,但在《庄子》看来,并无尊卑贵贱之别,所谓“上如标技,民如野鹿”,在上者无心居上,一任民众自适其性,因而这种群体颇有自由人联合体的意味。当然,这是原始状态。
  由于这种本原状态中的人没有自我中心和人类中心的意识,因而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族与万物并”,冥合浑化于自然之中,与万物有着亲和关系,禽兽可以牵引着一起游玩,鸟鹊的巢穴可以攀援上去窥望。人没有机心,与物无伤,走入鸟兽之群,鸟兽的行列不会因为人而惊扰,所以人与万物直接融为一体。
  这种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完整的人,生命不受任何外在于生命的原则、制度、礼法的束缚,却有着内在的最高原则,这种原则就是道。生命不是外在于道、遵从于道,而是包含道于自身。道是自由的,自由内在于生命,并成为生命的真理。所以,《庄子》的自由既有本体论的意义,又有生存论的优先地位。这种自由弥漫于人的生命之中,人本身即是自由的存在物。
  这种自由,不是在自我意识的反省后才被发现的,它是一种忘记了自由的自由,《庄子》称之为“忘适之适,是为至适”。“适”是愉悦的生命体验,一种自由感,“忘适”即忘记了自由,忘记自由的自由才是最高的自由,也是真正的自由。就它存在于“至德之世”这一类人的初始阶段而言,它也是人的本源的自由。本源的自由不是精神自由,而是生存意义上的自由,初民之“游”以及至人之“游”,既是自由的生存方式,也是本源意义上的自由。
  《庄子》有一种回到本源的理论自觉和鲜明特征。从理论源头来看,它可以溯自老子。老子说过,“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纷纷芸芸,源于道而复归于道。《庄子》对这一回到本原的思维方式作了创造性的发挥。《庄子》要超越世俗的“小知”直抵“真知”,否弃世俗的有限之美而追求“天地之大美”。从自由论的角度看,《庄子》标举的本源的自由并非精神上的逍遥游放,而是直接的生命存在的自由。从初民之“游”到至人、真人、神人的“逍遥游”意味着,当生存意义上的自由不复存在,人才不得不由现实世界退回精神境域。确切而言,精神上的逍遥游放可看作是对于失落的生存自由的补偿。所以,通观《庄子》自由论的两个层面,生存之“游”是原发的,“心游”是派生的。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生存的自由高于精神的自由,可见自由在《庄子》并不只是纯粹的精神境界,在最基础的意义上,自由首先是理想的生存境界。
  所以,《庄子》把初民之“游”理解成人的本源的自由,把“至德之世”这史前时期看作是人的自由的家园,是在描述远古氏族社会生活的史影里,寄寓了对于人的生存自由的憧憬。


  评论这张
 
阅读(223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