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老子之“道”  

2018-07-26 03:31:35|  分类: 老与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说,“道”既是“无”,又是“有”。“无,名天地之始”,意味着过去的结束了,新的过程开始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无”中有“妙”,所谓“妙”,是指有前途但又不能确定,所以“无”意味着事物不会凝固。“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事物发展的苗头或迹象。“有”,不是既成的固定之物,而是事物过程的开始,内含着发展前途。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但肯定是丰富多彩。无论是“有”还是“无”,都包含着变动不居的意思。“洼则盈”,不断地往下陷才会不断有新东西充实进来;“敝则新”(第二十二章),掰掉老的才能长出新的;“大盈若冲”(第四十五章),能漏空的器皿才能盛入无穷之物。“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道”的运动就是不断否定旧的,“道”的功能是在灵活性中实现的,有形的东西永远被无形的东西所激活。这些对“道”的描绘和形容就是要说明“道”是活的,永不凝固。
      阅读《道德经》,不能把老子之“道”理解为消极、退让和倒退。老子以他的睿智洞察到宇宙中到处都存在着“道”,也就是到处都存在着生命力,而且这个生命力非常普遍、非常强大。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互相激发生命力,群体之间互相激发生命力,上下之间互相激发生命力,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之间也可以互相激发生命力。把握了老子之“道”,就是把握了激发生命力的方式方法。
      老子之“道”,提倡借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为学”是学习征服改造世界的知识,增益能力,用自己的能力去征服改造世界。“为道”就是借用世界的要素,减少主体力量的使用,直至不必使用自己的力量。治理天下时,若是不借用天下的要素,而是强行向天下推行自己的意志,就会治理不好。所以老子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老子还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第六十八章)。好的武士用不着舞刀弄枪,善于作战者不用耀武扬威,能致胜者不与敌方直接接战,善于用人者待人谦下。所有的这些,全是一个道理,坚守“不争”的品德。不争,并不是真的不争,而是借用对方的力量与之争,不必使用自己的力量与对方顶牛。这就是“用人之力”,就是借力打力。
      在治国安邦的问题上,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十四章)。即借用个人之力管理个人,借用家族之力管理家族,借用一乡之力管理一乡,借用诸侯国之力管理诸侯国,借用天下之力管理天下。“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第二十三章)。这里的“道”指宏观层次,“同于道”即从事于宏观工作就借用宏观的要素;“德”指微观,“德”即从事于微观工作就借用微观要素;“失”指淘汰,“同于失”即从事于淘汰方面的工作就借用被淘汰事物的要素。在《道德经》中,类似的说法还很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即借用万物本身的要素,不逞己能。“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圣人治理民众不逞己能,只借用民众自身的要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老子之“道”,胸怀最大,无所不包。“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第六十七章)。天下都说我行的“道”巨大,似乎不像什么。就是因为太大,世界每一物都比“道”小,所以似乎不像什么。若非得让“道”像什么,比如像高山、像大海、像太阳、像天空,所像的东西无论多么巨大,总是有限的。人追逐名利也是一样,地位再高,钱财再多,时间长了仍会不知足。如果非得说“道”像什么,所像的东西无论多么大,最终还是把“道”贬低为渺小。“道”之“大”不是简单的空间之大,而是哲学之大。哲学之大,在于不计较,一计较就会渺小,成大事者遇小事经常糊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道”的性质是混一万物,恍惚而不分彼我。哲学之大,在于利万物而不争。母亲不与女儿争美,父亲不与儿子争胜,神不与万物争强。女儿的美为母亲所赐,儿子的本领为父亲所赐,万物之强为神所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高层次的善只对万物有利,不与万物相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利万物,就是为万物注入生命力。哲学之大,在于反对单极化,追求共存共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天下都认为某一个东西美,结果忘记了这个美的东西离不开丑的东西的衬托。没有了衬托,美就不成其为美了。善也是一样,没有不善者的衬托,善就不成其为善。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这个世界不能只关注矛盾的一方而忽略矛盾的另一方。要容纳矛盾的各个方面,不能单极化。“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第二十七章)。圣人救所有的人,不让一个人被抛弃;救所有的物,不让一个物被抛弃。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人”都应被“道”所容纳。
  老子之“道”追求的是包容万物,而不是相互对抗。老子的这一思想后来逐渐演变为儒家的“中庸”。《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万物共同生长,互不妨害,各行其道,互不碰撞。纷繁具体的微观事物如同无数条流淌的小河,而宏观的大法则同大江大河汇合万物,波涛汹涌。天地的巨大繁荣就在于万物各自生存、发展、彼此其存其荣。
  评论这张
 
阅读(129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