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德仁义礼  

2018-07-24 05:50:06|  分类: 老与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德的人不表示为形式上的德,所以是实在有德的;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所以实际上是没有达到德的标准。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下德的人表面上顺应自然而实际上是有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而实际上是无意而为;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纯出有意而为。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膊强拽人们服从。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开始的源头。
  德有上下,其间根本的区别在于无为还是有为。上德是无为的,下德则是有为的,虽然其中有着层次的区分,如仁、义、礼。在老子看来,“为”就是有心的作为,因此也就成为祸乱的根源,成为下德。道理很简单,这个心原本只是私人的,却要变成公共的。在这个由私人的心向公共的心推行的过程中,做法可以有软硬之分,刚柔之别,比如孟子强调的王道是属于柔性的,霸道则是刚性的,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都是要大家接受某个人的主张。可以想象,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接受的过程就是放弃自我的过程。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这正是老子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的理由。原本是用来安排秩序的礼,结果成了制造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因为它的依据不是天理自然,而是人为的做作。
  与此相比,仁义也好不了多少。在儒家那里,仁义是作为秩序的礼的基础。仁的最基本规定是爱人,其内在基础是恻隐之心。义的最基本规定是正直,其内在基础是羞恶之心。在一般人看来,这是想当然的美德。但老子则有另一番思索。无论仁义看起来有多么美好,总是有心的。有心的行为难免独断,于对象而言会有强加的味道。比如《论语》里的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面都包含着一个推己及人的意思,其背后的假设是人类的普遍性。人是作为类而存在的,既然如此,他们应该是共同的,有共同的心,共同的爱和恨。在儒家理论中,这是一个被作为前提接受下来的东西。对生活来说,这只是一个假设。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别人想要的我不想要,别人不想要的我却想要。这就是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果要追求一个普遍的东西,要建立起一个要大家都能接受的秩序,对一部分人来说也许是适当的,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痛苦的。
  所以,并不意味着德仁义礼全都是美好的。德仁义礼的结果也许是伤害甚至谋杀。在德仁义礼中,强加于人的行为被正当化了,改变对象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这种改变被定义为提升或者向善。比如儒家一直强调的礼乐教化,其实就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来改变和安排生命。这个模式当然被认为是善的,即对人而言是好的东西。但这也许只是一相情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君父也许是好的,臣子只能无奈而痛苦地接受。更不要说,那些所谓善的东西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打折扣。所以我们对德仁义礼不该过于自信和盲目,重要的不在于善良意愿或者甜言蜜语,而在于它所产生的效果。实际生活进程中的许多意愿都是善良的,但其结果却恰恰相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不仅仅是一句普通的生活格言,更是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深刻的人生智慧。
  评论这张
 
阅读(146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