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生产过程中人的“生活化”转向  

2016-08-16 21:06:53|  分类: 管理探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企业组织理论的转向困境,并不是无法超越的。在这里,我想从造成困境的原因说起。人性线索与组织线索的转向思考都只就理论自身,要想弄清其中奥妙,我以为,可以先从各种企业组织理论的人性前提和组织特征入手进行分析。企业组织理论困境的超越,应该立足于企业组织理论自身,立足于作为理论对象的企业组织的结合部,从其发展与变迁中抽象出企业组织理论转向的实质性内容。
  社会学基础理论认为,人的最初生存状态是生活世界,生产虽是它的基础,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整体性的生活活动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基于交往活动,以追求安全、自由与归属、具有主体性等目标为基本特征。此时,生产过程中人的存在状态,便体现为在追求安全、自由与归属、具有本体性而自主的基础上,追求物质利益的效率最大化。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世界。此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便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以实现物质需要为目标、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特征的一种不由自主的活动。而古典企业组织理论所针对的正是生产领域,并以对生产过程中人的存在状态的认定为基础而诞生的,它自然表现为纯粹的生产活动的特征:行动者虽有多种需要,但仅以物质利益及其最大化为目标;在系统形态上,以生产系统为形态;系统以生产任务及其效率最大化为核心对人进行组织,并确保人对组织的服从。
  然而,生产领域的独立只是相对的独立,人即使身处生产领域也仍然有着对精神需要的追求。因为,人对精神需要的追求不能是抽象的,必须以自身所进行的活动为载体,由于社会分工而处于生产领域中的人必然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精神需要。只不过由于生产力状况,工业化时代组织的效率基础是服从而非自主,从而不但不弘扬、反而抑制了人的精神需要。因而,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人尽管是生活者,但仍然被视作生产者。
  自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的后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便逐渐具有知识化、速度化、虚拟化等特征,企业组织效率的基础不再是服从。于是,生产领域若想实现效率最大化就必须满足生产者的精神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组织必须将人的生产世界重塑成生活世界。
  后古典企业组织理论的人性前提,正是既具备多样性需要,更拥有物质与精神并举的双重目标的生活者。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与存在于追求自我实现之中的人都是如此,而且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了生活者的特质。因而,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既具有多样性需要,更拥有物质性利益与价值并举的双重目标,完全符合生活者的基本规定。
  存在于“追求自我实现之中的人”认为,人的动机由各个阶段的欲望构成,劳动者将追求自我实现作为目标,并以此致力于自己的工作。从而,劳动者由于翻身拥有努力工作的动力,在工作中能够通过自我调控,提高劳动效率。但是,仔细分析人在各个阶段欲望的结构,我们不难看出,生存需要和生存目标正是生活者的物质需要与目标,因而,存在于追求自我实现之中的人就是生活者。
  管理过程中的许多案例表明,企业组织理论已经发生了由生产性理论迈向生活性理论的演进:在人性的前提上,由生产者转向生活者;在组织形态上,由生产性系统转向生活性系统。这就超越了理论转向的既有困境。企业组织理论的转向问题关系到企业组织理论的自身发展与实践应用,所以,关于企业组织理论转向既有困境的超越,便有着巨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生产过程中人的“生活化”转向,意味着企业组织理论必须以人的自主为核心、以人的生活为内涵进行理论融合与升华。唯其如此,一个企业才能有效地正常运营。

  评论这张
 
阅读(156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