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丁浩的博客

用真诚和耐心搬运无尽的琐碎

 
 
 

日志

 
 

诸葛亮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2016-07-02 22:34:50|  分类: 管理探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蜀国担任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算是一位著名的管理者了。在人们心目中,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简直成了聪明的化身。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在管理者的岗位上却做得不是十分成功。
  诸葛亮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我这样说,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辞。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无论是管理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企业,正确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都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事谋于精,人用其当”,这样才能成功。可是诸葛亮恰恰就在“人才”问题上栽了跟头。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一个好的管理者,不需要整天跟员工打成一片,也不需要什么事都去搞包办代替。管理者只须做好三件事情:选拔并奖励优秀的员工;能使员工发挥出他们的才干,并使员工的工作能力有所提升;及时辞退不称职的员工。这三件事情,诸葛亮做得都不好。
  “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诸葛亮的缺点。出于这种小心谨慎的个性,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方面总是喜欢找理论高手,比如蒋琬、费祎、姜维、马谡等人。当然,这些人确实都是英才,但是这些理论高手却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最冤的要算是“魏延谋反”一事了。不管是论武功还是比谋略,魏延都不在“五虎上将”之下,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重视。当时,魏延曾经提出率领万人,偷袭潼关,然而诸葛亮却认为那是草率之举,没有同意。诸葛亮死前还做出了“魏延必反”的预测。后来,魏延真地反了。其实,魏延的心理失衡,并不是出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是出于诸葛亮的长期压制和猜忌。也就是说,魏延最终走上毁灭之路,是由于诸葛亮的逼迫。高明的管理者不仅能使差的员工变成好的员工,更重要的是能使好的员工变成更好的员工。诸葛亮却使好的员工变成了差的员工、差的员工变成了坏的员工。这样的教训,深刻而惨痛。
  对管理者最大的考验不在于他的工作成效如何,而在于他不在的时候属下的工作成效如何。诸葛亮辅政之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从任免一个县官,到军中打二十板子以上的惩罚都要亲自决断,这还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上去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管理者再厉害,也没有三头六臂,因此,大胆使用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能力,才是达到战略目标的关键性问题。用什么样的机构去实施、配备哪些人员去完成、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确保战略可持续进行的措施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一个管理者所必须考虑的。有能力的人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职位,因此,在择优的时候,要懂得去掉不适合的人选。在这一方面,诸葛亮也是失误连连。比较明显的一次,就是马谡“失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是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马谡的确是一位出色的参谋人才,为诸葛亮贡献了不少成功的计谋,但是,他缺乏实际作战经验和指挥经验,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失街亭,败在马谡,过在诸葛亮。大战之前,人员素质与战略是否相匹配、人员与他们所承担的任务是否相适应、如果不匹配不适应必须采取哪些预案,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如果街亭之战开始时诸葛亮能够提前换下不适合的人选,也就不会发生“挥泪斩马谡”的悲剧了。
  诸葛亮在人才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尽管他仍然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甚至发明家,但他的确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千万别学诸葛亮。


  评论这张
 
阅读(142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